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 综合新闻

《平凉日报》静宁:崇文尚学 爱心潮涌

发表日期:2025-08-25 09:08来源:平凉日报

□本报记者 杜爱兄

8月的静宁,瓜果飘香,桃李芬芳。在这片崇文尚学的热土上,一场场捐资助学活动如阵阵甘霖,滋润着学子们的心田,也让“崇文重教、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从政府部门到爱心企业,从乡镇干部到普通居民,静宁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编织起一张覆盖各学段困难学生的爱心网,让每一个追梦的孩子都能插上飞翔的翅膀。

二十载爱心接力

见证一座城的温情

在静宁县福利院,八里镇党委书记王幸福和原县电视台编导马永萍将一份特殊的礼物交到了大学生梁尚石手中——这笔托管了十年的“尚石成长助学基金”,不仅是1.75万元的物质支持,更是一场跨越二十年爱心接力的生动注脚。从梁尚石还是孤儿时的默默关怀,到他考入大学学习中医针灸后的持续帮扶,静宁干部群众用长久的陪伴与守护,诠释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这份延续二十载的温情,正是静宁县“崇文尚学”传统最动人的注脚,它告诉我们:在静宁,每个孩子的梦想都不会被遗忘。

多方力量齐参与

织密助学保障网

为让更多困难学子圆大学梦,静宁县慈善协会精准施策,2025年“静慈助学”项目计划资助100名特殊困难大学新生,最终确定的104名受助名单公示,彰显着“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的承诺。从家庭经济困难的单亲学子到烈士子女,从享受低保政策的学生到多子女求学的家庭,项目通过科学的筛选机制和3000元至5000元的分级资助标准,将爱心精准送达最需要的地方。

企业作为社会力量的重要一环,在助学路上从未缺席。陇原红果品集团举办的“情系职工子女共筑幸福陇原红”活动,为考入清华大学的何文博等4名职工子女发放2.2万元奖学金,用企业担当激励学子追求卓越;静宁县阿阳产业投资集团在新店乡新店村为8名本科新生送上爱心助学物资,驻村帮扶单位的暖心举措,让乡村学子感受到“家门口”的关怀;德美集团更是将公益助学做成品牌,第十一届“结对关爱 爱心静宁”活动一次性发放奖助学金130万元,惠及285名学生,其中9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子各获2万元奖学金,这份厚重的支持,既照亮了学子的求学路,更点燃了全县崇文尚学的热情。

崇文尚学成风尚

厚植发展根与魂

“党和政府的关怀、爱心企业的帮助,不仅是温暖的阳光,更是前行的号角。”考入清华大学的受助学生何艳的感言,道出了所有受助学子的心声。在静宁,捐资助学早已超越单纯的物质帮扶,成为一种精神的传承与接力。新店村党支部在金秋助学活动中寄语学子“用优异成绩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社会关爱之情”;德美集团受助学生立志“既有‘走出大山’的闯劲,更有‘归雁’的深情”,这些话语里,藏着静宁人对教育的敬重、对未来的期许。

近年来,静宁县大力实施教育强县战略,通过政策保障、政府推动、社会参与“三管齐下”,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从乡镇干部的“一对一”帮扶到企业的规模化助学,从短期资助到长期陪伴,静宁人用行动证明:这里不仅盛产优质苹果,更孕育着重视教育、崇尚知识的沃土。当爱心企业的捐助金额屡创新高,当越来越多的乡贤主动参与助学,当受助学子立志学成归来建设家乡,“崇文尚学”已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融入静宁人血脉的精神基因,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