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齐荣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这个盛夏,一场场温暖人心的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在平凉的城乡角落悄然绽放。平凉各级妇联积极响应全国妇联等十六部门号召,围绕“少年儿童心向党 牵手护航伴成长”主题,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守护童心、陪伴成长。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与快乐,更在红色教育、文化浸润、安全守护中,种下了爱党爱国、向上向善的种子。
崆峒区:红色传承与多元成长并重
在崆峒区,暑期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呈现出“思想引领+安全教育+兴趣培养+心理关爱”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围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崆峒区各级妇联组织开展了系列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在平东工委纪念馆,“爱心妈妈”志愿者带领孩子们重温峥嵘岁月;在中街街道新科路社区,退伍军人讲述军旅故事,将红色精神种进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在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前驻足凝望,眼神中闪烁着敬仰与感动。
“夏日安全行”课堂走进多个社区,公安民警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的方式,教孩子们防溺水、防诈骗等自我保护技能与安全防范知识;西郊街道崇文社区则通过地震模拟演练,让孩子们掌握灾害应对技巧。让安全教育不再只是纸上谈兵,而成为孩子们可听、可看、可做的生活技能。
针对暑期“看护难”,崆峒区多个社区开设“红领巾暑期爱心托管班”,由“爱心妈妈”和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作业辅导、心理疏导、兴趣课程等服务。家长们纷纷表示,托管班不仅解决了工作与育儿的矛盾,还让孩子在集体中学会交往、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绘画、书法、围棋、手工制作……托管班里的兴趣课程丰富多元。孩子们在笔墨间感受汉字之美,在棋盘上体会智慧博弈,在手工中激发创造力,暑期生活不再单调,而是被装点得五彩斑斓。
灵台县:文化研学与自然探索同行
灵台县妇联组织的暑期夏令营,以“探索、体验、感悟”为主线,将传统文化、红色教育、自然探索巧妙融合,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
在皇甫谧文化园,40名“爱心妈妈”和结对儿童跟随讲解员了解针灸文化,认识“灵台穴”,从古代名医的生平中感悟中医的博大精深。在中医药文化陈列馆,通过互动教学,孩子们了解药材分类与功效,激发了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浓厚兴趣。
萌宠乐园里,小朋友们给小香猪喂食、为小兔子梳毛,在互动中学会关爱与责任;张鳌村“栖凤园”百草园中,他们辨识中草药、了解植物特性,在自然中感受生命的魅力。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在工委纪念馆,孩子们认真聆听革命先辈的事迹,看着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旧文物,神情肃穆。他们用稚嫩的声音提问,用天真的目光敬仰,红色的种子已然在他们心中悄然生根。
灵台县博物馆里,孩子们触摸历史的温度,观看青铜器、陶器、砖雕,听讲解员讲述古人生活的智慧。这是一次历史的穿越,更是一次文化的洗礼,让孩子们在古今交汇中感受到家乡的厚重与魅力。
庄浪县:社区托管与亲子互动共融
庄浪县妇联通过社区托管、研学旅行、农事实践等多种形式,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既安全又温馨的成长空间。
北城社区暑期托管班吸引了18组家庭参与,大学生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安全教育、兴趣培养等服务。故事会、诗歌朗诵、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陪伴中成长。
“紫荆花”研学活动中,25位爱心妈妈牵着25名可爱的结对儿童,参观村史馆、聆听家乡故事、参与农事体验,了解家乡的发展变迁。在劳动中感悟付出,在分享中增进亲情,孩子们在研学中不仅收获知识,更增强了对家乡的情感认同。
南城社区巾帼家政服务驿站开展“童趣一夏·驿站相伴”活动,孩子们在剪纸课上展现创意,在古诗接龙中提升语感,在游戏互动中增强团队协作。活动将动手实践与知识学习巧妙融合,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成长平台。
“蔬香满溢 共筑美好”活动中,孩子们和“爱心妈妈”一起采摘果实、制作手工艺品、展示才艺,既亲近自然,又增进亲情。这场活动像一条纽带,把孩子们与“爱心妈妈”紧紧相连,让关爱在互动中悄然流淌。
泾川县:多方联动织密关爱网络
泾川县妇联联合社区、团县委、关工委等多部门,打造了一个“托管+活动+结对+研学”多维一体的暑期关爱体系。
多个社区开设“家门口课堂”暑期托管班,为6-12周岁辖区儿童提供免费托管服务,涵盖作业辅导、兴趣课程、安全教育等,解决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家长感慨:“孩子有人管,我们上班安心多了。”
东升社区举办“弘扬长征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主题活动,安定社区开设公益音乐课堂,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七彩课堂”则融合红色教育、科普实践、手工美术、体育运动,让孩子在多元体验中收获成长。
“暖阳相伴,情满社区”活动中,25位“爱心妈妈”与100名留守儿童结对认亲,通过心理辅导、亲子阅读、户外拓展等方式,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在“情绪小画家”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绘画表达内心世界,爱心妈妈们在一旁静静陪伴、温柔引导。
在博物馆、在射击体验场,爱心妈妈们用耐心与陪伴,引导孩子们认识历史、挑战自我。孩子们也在细节中回应着这份爱,一个小小的蛋糕、一句悄悄地“妈妈我爱你”,让这份结对情谊超越了形式,深入内心。
静宁县:多元成长与温情帮扶并行
静宁县妇联以“多元成长+温情帮扶”为特色,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安全、温暖、有爱的暑期环境。
学校通过家长群推送安全提示,开展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监护意识,共同守护孩子安全。
“童心向党”系列活动涵盖书画、国学、家风故事分享、汉服文化学习体验等,孩子们在传统文化中感受民族自信,在亲子共育中增进家庭温情。
县妇联为困境儿童发放公益救助金,并为14周岁以上女童发放生理卫生用品,举办“爱心妈妈赋能培训班”,帮助适龄女童树立健康自信的生活态度。
针对青春期学生的成长特点,静宁县读书朋友直播间举行“筑梦星河话成长”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开启了一场心灵深处的成长对话。举行“缤纷暑假 共话成长”暑期讲座1场。“红苹果”家庭教育讲师团的家长们还自费送自己的孩子参加杭州、成都等地暑期家庭教育研修班、成长训练营,激发孩子学习动力。
据悉,目前,全市5056名爱心妈妈结对留守困境儿童7423名,为他们提供常态化关爱。2025年暑期,共开展儿童关爱服务活动200余场,家庭教育讲座100余场,真正做到了“思想有引领、家教有指导、安全有守护、困难有帮扶”。
2025年的夏天,是一段被爱与陪伴点亮的时光。无数孩子们在社区托管中收获成长,在爱心陪伴中学会珍惜。从城市到乡村,从课堂到田野,一场场活动如春雨润物,在孩子们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